浙江农林大学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考评标准和验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标
为推进我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建设,提高我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火事故的发生,保护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保障正常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秩序。
第二条 依据
根据教育部和公安部《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28号令)、《浙江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临安市消防委员会《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责任书》,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考评标准和验收办法》。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校所有二级单位和驻校其他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考评均适用本《考评标准和验收办法》。
第二章 “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第四条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建设标准
(一)建立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⒈二级单位应建立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2.二级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找火灾隐患(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在本单位权属范围的应马上整改,不在权属范围的应及时提交保卫处处理。
3.各种消防安全检查均应填入相应的台帐,以备查阅。
(二)消防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
⒈月防火检查。二级单位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火灾隐患和隐患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4)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及其完好、有效情况;
(6)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7)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管理情况;
(9)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防火安全情况;
(10)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设备运行、记录情况;
(11)防火巡查落实及记录情况;
(12)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每月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2.日防火巡查。校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图书馆、学生宿舍、实验室等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每日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三)火灾隐患整改
⒈及时纠正消防违章行为。各级检查、巡查人员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应当上报学校处理或责成有关人员改正并督促落实:
(1)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2)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3)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的;
(4)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5)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6)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7)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8)违章进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等场所的;
(9)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10)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11)对火灾隐患经省、市(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
(12)其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
2.妥善处置火灾隐患。各级检查、巡查人员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整改;对不能及时消除的火灾隐患,隐患单位应当及时向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工作主管领导和负责学校日常消防安全的保卫部门报告。火灾隐患整改完成后,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直接责任人组织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核查。
火灾隐患尚未消除的,隐患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对于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止使用或停业整改。
第五条 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建设标准
(一)建立应急指挥系统
建立“学校—校保卫处—二级单位”三级一体的校园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学校防火安全委员会统筹领导全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校保卫处对全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布置、检查、督促和指导;二级单位防火安全委员会负责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设立义务消防员
学校依法建立义务消防队。二级单位应任命身体好、热情高、业务熟的同志为义务消防队员,并为义务消防员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三)制定预案与演练
⒈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级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应当制定相应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2)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3)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4)其他需要明确的内容。
2.制定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学校实验室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将应急处置预案涉及到的生物、化学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种类、性质、数量、危险性和应对措施及处置药品的名称、产地和储备等内容报学校保卫部门备案。
3.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消防演练。校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消防演练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四)灭火与救护
⒈第一灭火力量采取灭火的措施。师生员工发现火灾应当立即呼救并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师生员工应当在1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自发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采取如下灭火措施:
(1)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师生员工立即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2)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师生员工利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3)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师生员工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2.第二灭火力量采取灭火的措施。火灾确认后,学校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当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以学校志愿消防队员为主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采取如下灭火措施:
(1)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有关志愿消防队员和师生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学校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志愿消防队员和师生员工;
(2)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利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3)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4)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5)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五)火灾事故处理
火灾事故发生后,保卫处和事发单位应当保护好火灾现场,并组织安排好调查访问对象,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第六条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建设标准
(一)掌握逃生技能
师生员工应当熟练掌握火场逃生自救技能,并掌握组织引导现场人员安全疏散基本方法。
(二)确定疏散引导员
二级单位应当明确一定数量的师生员工当任应急疏散引导员(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的工作人员);负责发生火灾时,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正确组织引导在场师生员工安全疏散。
(三)组织正确逃生
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当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火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指挥员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第七条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建设标准
(一)确定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内容
二级单位应当将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纳入学校消防安全年度工作计划。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消防工作方针、政策,消防法律、法规;
2.本单位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职责;
3.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火灾预防知识和措施;
4.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5.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互救、逃生等基本技能和消防安全常识;
6.组织、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疏散的方法;
7.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二)确定接受消防安全培训教育的管理人员
下列管理人员应当依法接受消防安全培训:
1.二级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2.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学生宿舍管理人员;
3.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的人员。
(三)组织新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教育
二级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未安全培训教育的员工,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学校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必须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培训考核,取得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熟悉消防设备,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和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和操作易燃易爆危险品等其他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四)采取各种措施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教育
各学院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使其了解防火、灭火知识,掌握报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方法。
⒈开展学生自救、逃生等防火安全常识的模拟演练,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生消防演练;
2.根据消防安全教育的需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和培训内容;
3.对每届新生进行不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4.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
5.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并在校园网络、广播、校内报刊开设消防安全教育栏目。
(五)开展各种日常安全教育活动
保卫处应结合学校消防工作实际,制定并落实日常消防安全教育活动计划。分管学校消防安全的校领导应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签字。单位各级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日常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主要形式包括:
(1)学习国家和政府的有关消防法律法规;
(2)学习有关消防工作文件、通报、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消防安全知识;
(3)讨论分析典型火灾事故案例,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
(4)开展灭火器材使用及自救逃生训练,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演练;
(5)开展岗位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观看消防安全教育电影和录像;
(6)开展查隐患、反习惯性违章活动;
(7)熟悉场所和岗位存在的火灾危险和防火措施;
(8)其它安全活动。
(六)设置各种消防安全标志、标识
保卫处应根据学校实际分别设置下列消防安全标志、标识:
(1)消防安全布局标志;
(2)消防设施及其使用方法标志、标识;
(3)危险场所警示标志、标识;
(4)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5)其他消防宣传标志、标识。
消防安全标志、标识应当醒目、简练、美观。夜间使用的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置灯光或自蓄发光型标志、标识。
第三章 “四个能力”建设考评验收办法
第八条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评定的等级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考评验收评定分为: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三级。具体考评验收程序和评分办法,由学校制定。
第九条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考评验收程序
1.二级单位自评。二级单位应成立由党政一把手(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任组长、分管消防安全的领导(本单位消防安全直接责任人)任副组长,二级单位下属各部门负责人(本单位消防安全具体责任人)参加的自评小组,依照浙江农林大学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开展自查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于2011年12月前向学校申报考评验收。
2.2011年12月,学校对所有二级单位和驻校其他单位进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进行考评验收。2011年底,教育部和公安部公布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28号令)第14条规定的“学生宿舍、食堂(餐厅)、教学楼、校医院、体育场(馆)、会堂(会议中心)、超市(市场)、宾馆(招待所)、托儿所、幼儿园以及其他文体活动、公共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要全部达标。
第十条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申报考评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
1.开展“四个能力”建设,并按标准进行自评;
2.无重大火灾隐患;
3.至申请之日前一年内未发生亡人火灾事故和较大以上(含,下同)火灾事故。
第四章 “四个能力”建设奖惩
第十一条 表彰奖励
学校将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纳入校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评估考核内容,对在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二条 通报批评
学校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职责、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未能按期达标的二级单位,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给予通报批评。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考评标准和验收办法》所称学校二级单位,包括各学院(部),各部门及驻校区单位等。
第十四条 本《考评标准和验收办法》所称学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包括:
(一)学生宿舍、食堂(餐厅)、教学楼、超市、图书馆、档案馆、接待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实验室、影剧院以及报告厅等人员密集场所;
(二)实验室、计算机房、电化教学中心和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或配备有先进精密仪器设备的部位,监控中心、消防控制中心;
(三)其他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部位)。
第十五条 本《考评标准和验收办法》涉及各类表格、标志标识可参阅《浙江省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相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 本《考评标准和验收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